安徽天长渔民上岸走上致富路

发布时间:2023/12/16 11:47:00 
湖边渔民新村位于安徽省天长市高邮湖西岸、杨村镇小关社区东边,铜龙河水在村旁静静流淌。全村辖17个村民组户人,村里大部分人家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。自去年实施长江流域十年禁捕计划后,该村渔民响应国家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政策号召,按期全部上岸转型发展。年,该村人均纯收入元;先后被评为天长市美丽乡村示范村、滁州市文明村。以前捕鱼,如今却为护渔忙傍晚时分,夕阳西下,落日余晖洒满新村的角角落落,铜龙河面上泛着金红色的粼粼波光。村民李福才、王天喜穿上救生衣,精神抖擞地走向高邮湖边停靠的快艇,准备开启他们每天早晚两趟的巡湖、巡河护渔作业。今年69岁的李福才,以前是水乡有名的“水上漂”,在高邮湖里打了大半辈子的鱼;66岁的王天喜,16岁就跟父亲和兄长上船打渔捉蟹了。可如今,他俩的工作转型为护渔。年1月1日,天长市全面贯彻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。渔业村在乡村振兴和民生工程等有关项目支持下,积极推进清船、清网、清湖、清河行动,大伙儿纷纷上岸,转型发展。李福才、王天喜等上了年纪的老渔民,被安排在村里的公益岗位上,负责村里的护渔巡湖(河)、环境卫生以及暑期、节假日防溺水等,一年也有上万元的收入。“外出务工经商赚得多。”这是湖边渔业村许多年轻渔民上岸后的首选。当地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,鼓励他们组织带领乡亲们外出就业创业,走产业发展路。57岁的村民李高田一边带孙子玩,一边和笔者搭上话茬。深秋初冬时节,正是高邮湖畔到了打捞、采收芡实老籽最繁忙季节,他是前几天刚从昆山赶回来帮助合作社打捞、采收芡实老籽的。“村里能人余明亮在昆山某建筑工地当领班,他带着咱10来个同村人在工地上做搬运工。”李高田告诉笔者,自己年纪大了,只能干简单活,一个月也能挣四五千元。据村党总支书胡兆祥介绍,今年以来,该村6名致富带头人已带领62名渔民就业,33个渔民实现了自主创业,已消除零就业家庭,大伙儿稳定实现了转产增收。靠水吃水,吃出了新的花样湖边渔业村地域面积狭小,耕地稀缺,渔民离船上岸后,由于没有生产资料,以前蔬菜大多要上小关社区街上去买。有的靠捡邻村的荒地,零星种点瓜果蔬菜。村“两委”深知,渔民“能上岸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是国家保护水生态环境政策落地落实的关键,发展产业才是重中之重。渔民出身的胡兆祥,看着眼前的一湖碧水和铜龙河两岸水网滩涂,多方和村里党员干部、村民代表、领富能人商议,绘就渔业村的产业发展蓝图。“科学利用好水乡的水资源,就是致富新源泉。”胡兆祥说,渔业村依托高邮湖水资源,利用万亩滩涂大力发展有产业基础、上手快的芡实种植业,建设水乡农旅度假村,大力发展以渔业文化为主导的休闲旅游产业,相继建立了村文体活动中心、游客接待中心、铜龙河观景台。禁捕退捕后,少数上岸的渔民并未放弃“渔字号”老本行,开始琢磨岸上生态流水养鱼新行业,村民殷德林就是其中一位。在殷德林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六七个装配式大鱼池里清水翻腾、鱼翔浅底。“抽取井水循环养殖,一个池子养有斤等不同种类的家鱼。”殷德林一边喂鱼饲料一边对笔者说,他还承包了村里一片14亩左右的大水洼子种芡实、养鱼,忙不过来的时候,就请村里上年纪的老年人过来做杂活,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请10多个人帮忙。(范明王其梅胡斌)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tianchangzx.com/tcsxw/12376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.